6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6看书 > 残唐狩猎人 > 第10章 论功行赏(上)

第10章 论功行赏(上)

李儇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其实昨天晚宴他提前离开就是为了见一个人,一个来自成都的宦官,西川节度使陈敬瑄的监军梁处厚。

梁处厚带来了陈敬瑄的书信,信中哭着祈求李儇仿效唐玄宗进入成都府暂避,并且已经为李儇重修行宫,还派了三千军士来兴元接驾。

目前台阶有了,李儇也顺势而下,他故作沉吟道:“既然诸位爱卿都建议暂避成都,朕决定派宫仆先行,过些天就是除夕,等年后我们再动身南下。”

众人见事情已定,也默契的不再说什么,早一天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就早一天安全,如果不是马上就新年了,他们恨不得明天就收拾东西出发。

正月初三,李儇率众臣离开兴元府向成都进发,一路经过七盘关、转斗铺、中子铺、神宣驿、朝天驿、飞仙观、利州、桔柏渡、昭化、剑门、普安、武连、梓潼,终于在二十八日抵达成都府,陈敬瑄亲率西川百官在鹿头关迎接李儇。

李儇一行人到达成都后并没有住在成都府衙,而是被安排在成都西南的青羊观。

青羊观占地200多亩,虽说比不上长安皇城的恢宏大气,但是环境还算不错,观内树木葱郁,显得非常幽静,让人感觉到一种安静祥和的宁静,这对于一路战战兢兢,跋山涉水逃难而来的李儇一行人倒是个不错的居所。

陈敬瑄为了迎接李儇来成都避难提前几个月就开始准备,光是修缮道观就花了上万两银子,即便如此,前些日子李儇派遣前来探路的宫仆看到陈敬瑄修复的行宫后仍然出言强横,称成都为蛮荒之地。

陈敬瑄堂堂节度使,眼里只有弟弟田令孜和皇帝李儇,哪容得了一个仆人说三道四,他们不给陈敬瑄面子,陈敬瑄也就不给他们面子了,当即下令捕杀五十余人,把尸体丢在道路上展览。

此事之后再也没人胡言乱语了,陈敬瑄不怕宫仆告状,因为田令孜和李儇根本不会在意奴才的生死。

二月初一,李儇在青羊观召见群臣,目的很明显,一是对这次护送随行的人论功行赏以便笼络人心,二是讨论如何剿灭黄匪收复长安。

凌晨,天色还是黑沉沉的,但大街上的马车已随处可见,每辆马车的右辕上都挂着橘色的灯笼,上面写有主人的姓,马车一辆接着一辆,浩浩荡荡向青羊观方向而去,卯时未到,青羊观门口已聚满了官员,他们正三三两两低声交谈着。

李侃此时在马车中打着盹,他还没有适应这个时代的节奏,这才凌晨四点多就被李杰拉着过来上朝了,迷迷糊糊不知过了多久,青羊观里传来一声浑厚的钟声,一名宦官走出来高声宣道:“卯时三刻已到,群臣进殿!”

李侃一听才知道已经在马车里等了一个小时了,果然这李儇不是个勤政的皇帝,上朝都比别的皇帝晚。

青羊观门口几十名官员此时已排成了两队,文官居左由寿王李杰率领,武官居右由剑南西川节度使陈敬瑄率领,按品级依次排列。

请阳关大门打开,两名监门校尉手执门籍高声喊道:“唱籍”。

李侃是第一次正式上朝,对于唐朝的上朝礼仪还是挺感兴趣的,一时精神了不少,所谓‘唱籍’就是现代的点名。

如今皇帝避难成都,上朝的流程倒是没有在长安那么繁琐,点完名字以后文武官员便一起进了青羊观,向着观内的大殿而去。

群臣进殿,按照品级依次排列,大殿里窃窃私语,议论着今天早朝会是什么内容。

“陛下驾到!”内侍少监一声长喝,官员们纷纷站定,大殿里顿时安静下来。

一声钟响,六名御前侍卫鱼贯而入,腰挎御刀,手执弓箭,分列玉阶两边,两名宫娥左右各一,手握宫扇,簇拥着李儇进殿,田令孜迈着碎步跟在李儇身后。

李儇坐定,众臣立即躬身齐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儇点点头,一抬手说道:“众爱卿平身!”

内侍少监尖声道:“陛下有旨,百官归位!”

“谢陛下!”官员们纷纷列队站好。

李儇看了看众臣缓缓说道:“今天的议题,想必各位爱卿已经知晓,黄巢反贼攻占长安,诸位爱卿忠君爱国护卫朕顺利抵达成都,其功在社稷,不可不赏。”说到这里,他停住看了看身旁的田令孜。

田令孜向前走了两步将手中的一道圣旨交给了内侍少监,内侍少监展开圣旨高声宣读道:“剑南西川节度使陈敬瑄从龙有功,特封检校左仆射并授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赏银三千两,监军梁处厚护送有功,赏银一千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