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挨打,士气迅速跌入谷底。
“有埋伏!”也先大吃一惊,固安不过是个小城,城墙只有三丈高,哪来这么多兵力?显然是有埋伏!他反应迅速,果断下令:“先头部队改为后卫,全军即刻撤退,派出所有侦察骑兵,让斥候详细侦查周围十里范围,务必确保安全!” 瓦剌大军虽遇伏击,但并未慌乱。作为一支以老兵为主的军队,其纪律性和战术素养相当可靠。一番战略调整后,他们很快远离固安。斥候陆续归来,也先才知道并无其他伏兵,敌人仅限于城内守军。想到敌人的枪法精准得让人胆寒,仅仅三轮射击,先锋军就损失惨重:三百人死亡,五百人受伤,两百人重伤。也先心中隐隐作痛,尽管他依旧统领数万大军,却也难以承受如此巨大的消耗。古代军队与现代军队不同,在士气低落时,很难承受过高的伤亡率……如果是大获全胜还好,士兵为了利益还能忍耐。但如果持续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即便不死很多人,瓦剌大军也会崩溃。从老兵和新兵的区别来看,本质上只是承受能力的不同,老兵比新兵强一些,但这种差距并不算离谱。毕竟,无论老兵还是新兵,都是普通人,都想活着回去。瓦剌士兵并非天生神勇,即便老兵也想活下去,不愿白白送命。也先咬紧牙关,考虑到明军确实处境艰难,毅然决定率主力前往霸州。不过几个时辰,霸州已在眼前。这次也先变得谨慎,派出五千先锋军,企图凭借人数优势,以最快速度攻下霸州。结果出乎意料,霸州守军的数量竟然更多,城墙上瞬间涌出大批人头,随之而来的便是漫天箭雨!这场仓促的攻城战同样没持续太久。大约半个时辰左右,五千先锋军以牺牲一千二百人阵亡、两千八百人负伤的代价,狼狈撤退。也先脸色阴沉,盯着远处城墙上密密麻麻的人头,将手中的茶杯摔碎在地上。“怎么会这么多人?”“为什么霸州的人数比固安还多这么多?”“这支军队到底从哪儿冒出来的?!”不然怎么会说杨洪经验丰富,能力超群呢。接到于谦的军令后,他立刻洞察局势,果断决定分兵。全军一分为二,少数精锐携带火器、大炮等重型武器前往固安;而多数士兵则携带弓箭,快速赶往霸州。前者火力强劲,能以少胜多压制瓦剌;后者火力稍逊,但依靠人数优势,也能有所作为。一左一右,双管齐下,再加上杨洪提前派出快骑,确保己方掌控城池并做好防御准备。就这样,固安和霸州在他的指挥下坚如磐石,给了也先迎头痛击!也先当场惊愕不已,呆立原地许久,随后面色阴沉,想要孤注一掷再试一次,可看到众人表情,顿时泄了气,像泄了气的皮球。到此为止,也先南下攻占南京的计划刚起步就宣告失败。连固安和霸州都没能拿下,更别说南京了,他甚至无法接近南京,扶持大明前朝皇帝复位的想法现在看来愈发不现实。也先意志消沉,注意到经历多次惨败后,手下已不像往日那般对他言听计从。若是平时,他也定会有所行动,但此刻,也先只想饮几杯酒,抚慰内心的失落。无奈之下,眼看明朝无懈可击,自己毫无机会突破,也先只好按原计划率军撤退。他必须去清风店,经紫荆关一路返回关外九州,那里是瓦剌势力最强的地方,也是瓦剌能够立足的关键之地。也先内心也幻想过,如果能集结大军全力一搏,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自己的宏伟蓝图或许还有实现的可能!与此同时,另一边。清风店。望着眼前一线天峡谷和靠近这边的冰河,阿噶多尔济眉头紧锁。“不知太师那边情况如何,幸好清风店在我方手中,至少我们还有退路。”想到这,阿噶多尔济咬咬牙,不再犹豫,看着面前高耸的峡谷,认为此处不会埋伏,便指挥大军逐步渡过冰河前往清风店。他的决定并非毫无根据,清风店的位置位于瓦剌大军的后方,那里曾被瓦剌大军彻底清扫过一次。后来瓦剌大军继续推进,直逼京城,只在这里留下了数百人,但即便如此,也已足够。从理论上讲,应该不会有意外发生。大军缓慢渡过冰河,前锋部队三千人陆续进入峡谷,果然,没有发生任何意外。一切显得那么平静,那么祥和,让人联想到草原。阿噶多尔济仿佛嗅到了一股青草的香气,萦绕在鼻尖……“这是什么味道?!”阿噶多尔济突然意识到,自己闻到的并不是青草的气息,这种味道究竟是什么